分支机构

Branch

分支机构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会概况-> 分支机构-> 正文

蜂疗分会(筹) | 非遗蜂疗的传承与创新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蜂疗分会(筹)发起人张光能入选简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简阳市文体旅局于近日公布了简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蜂疗分会(筹)发起人张光能的张氏蜂针疗法成功入选该名单。

据介绍,我国“中医蜂疗”源远流长,自古就有蜂产品入药治病的传统,蜂蜇疗法更是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针灸学完美结合的一种疗法。它融合了中医针药学、现代医学和生物医学三者精华,对风湿内风湿等疑难杂症有其他疗法难以比拟的神奇疗效,甚至对癌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我国多地将中医蜂疗纳入了医保报销范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万人参加了蜂疗培训,分别在600多个医院、门诊部、门诊所、门诊室从事中医蜂疗工作,每年为超过1000多万的适应症患者服务。

作为蜂疗分会(筹)的发起人,张光能一直不忘初心,践行着非遗保护的决心。自蜂疗分会筹备组成立以来,张光能积极支持学会各项工作,用手中的技艺讲述着非遗故事,以蜂针文化为契机,不断挖掘、传承蜂针疗法历史文化,助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对张光能入选简阳市第五批市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予以祝贺,她表示:“随着‘中医蜂疗’这门特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蜂蜇、蜂产品制剂相结合防治人类疾病的中医蜂疗特色疗法深入人心,广大蜂疗从业人员也盼望有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组织来整合资源、分享成果、形成合力,助推行业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她强调,学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管理的工作,希望蜂疗分会(筹)在各发起单位的不断努力下,在蜂针传统疗法技艺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对助推乡村振兴、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学会供稿)